進入內容區塊

新北市萬里區公所

:::目前位置 : 首頁 > 訊息公布 > 公告

公告

  • FB
  • 張貼至「Plurk」【另開新視窗】Plurk
  • 友善列印
  • 字級設定:
  • 小字
  • 一般
  • 大字
伊波拉病毒介紹
  • 發佈日期:2023-03-21
  • 發佈單位:萬里區公所
  • 類  別:公告
  • 公告日期:2023-03-21
  • 主辦單位:萬里區公所
  • 公告內容:
  • 傳染方式
    透過接觸受感染果蝠,此病毒可直接傳染給人,或是透過中間宿主之野生動物,例如受感染的猴、猿等再傳染給人。
    人與人之傳染是因為直接接觸到被感染者或其屍體之血液、分泌物、器官、精液,尤以破損皮膚與黏膜接觸感染風險更大;或是間接接觸被感染者體液污染的環境而感染。伊波拉病毒不會經由水、蚊蟲叮咬傳播。至今尚未有藉由空氣微粒(aerosols)傳播的案例報告。醫護人員被感染之情況在非洲頗為常見,主要是因為醫護人員照顧病患時未遵守適當的防護措施(如洗手、配戴標準防護裝備等)。另有報告顯示痊癒病患之精液中仍有病毒,且可經性行為傳染。懷孕婦女感染後即使痊癒,其乳汁、羊水、子宮組織內仍有病毒,可能造成胎兒或其他接觸者感染風險,但若痊癒後再懷孕則無此風險

    臨床症狀
    伊波拉病毒感染為伊波拉病毒所引起的嚴重急性疾病,其初期症狀為突然出現高燒、嚴重倦怠、肌肉痛、頭痛等,接著出現嘔吐、腹瀉、腹痛、皮膚斑點狀丘疹與出血現象。重症者常伴有肝臟受損、腎衰竭、中樞神經損傷、休克併發多重器官衰竭。實驗室檢驗則發現白血球、血小板降低、凝血功能異常與肝功能指數上升。個案之致死率平均約50%,依過去疫情經驗約在25%-90%。

    預防方法
    伊波拉病毒目前尚無有效疫苗可供預防接種。其他預防方式包括
    1、在流行地區,避免接觸或食用果蝠、猿猴等野生動物。如需接觸動物則應戴手套及穿著合適衣物。食用動物性食品(血液或肉)前應煮熟。
    2、避免直接接觸被感染者之血液、分泌物、器官、精液或可能被污染的環境。如需照顧病患則應配戴手套及合適之個人防護裝備。
    3、因目前證據無法排除藉由性行為傳染的風險,WHO建議所有病患及其性伴侶應接受衛教諮詢並被發放保險套;男性病患於出現症狀後12個月或直到兩次精液檢驗結果陰性前應避免各種性行為,或全程使用保險套。男性病患應於症狀出現後3個月檢驗精液,如檢驗結果陽性,應持續進行每個月檢驗,直到間隔1週之兩次檢驗結果陰性。直到精液檢驗陰性前,應落實手部及個人衛生,且處理及丟棄保險套時,需避免接觸到精液。病患屍體應於24小時內入殮並火化。
    4、因疾病初期症狀較不具專一性,醫護人員照護所有病患需提高警覺並配戴標準防護配備,實施感染控制措施,包括洗手、呼吸道衛生、避免體液噴濺等。所有進入安置疑似或確定病例隔離病室的工作人員,則應穿著連身型防護衣並配戴N95等級以上口罩、防護面罩、雙層手套、防水長筒鞋套等高規格個人防護裝備,若病人有嘔吐或腹瀉症狀時,則加穿防水圍裙,避免直接接觸病患之血液及體液。且優先將病人收置於負壓隔離病室等,提升醫療照護工作人員防護層級。

    潛伏期及可傳染期
    潛伏期
    2~21天,平均為 4~10天。
    可傳染期
    病人於潛伏期不具傳染力,出現症狀後則具傳染力,且傳染力隨病程演進而增加。只要病人血液或分泌物有伊波拉病毒,病人仍具傳染力。目前有資料顯示伊波拉病毒RNA可在男性病患精液中存在一年以上,女性病患則於症狀出現後33天仍可於陰道分泌物驗出病毒 RNA。






     

相關附件
瀏覽人次:38 人 更新日期:2023-03-21
收合